立即查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党群建设

山西红色教育基地推荐:平型关战役遗址

来源:企教学堂,企教学堂在线学习平台 时间:2023-01-29 作者:企教学堂,企教学堂在线学习平台 浏览量:

平型关战役遗址.jpg

平型关战役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西南的白崖台乡。

  由平型关战斗遗址、纪念馆、纪念碑和将帅广场等景点组成。因距古长城关隘平型关约5公里而得名,遗址处于一天然沟壑,两边高山陡崖如削,高达数十米,地势险要。公路蜿蜒盘绕其间。

  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这是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是国民政府的第二战区的司令阎锡山和林彪,参战方是日本和中国,这是国共合作、共同抵御外敌且配合相当默契的一次战役。

  1961年,平型关战役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为灵丘同繁峙的分界线的平型岭上,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今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明正德六年(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在岭上修建了关城,名曰平型关。做为明代内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关口,平型关东连紫荆关,西接雁门关,成为防御蒙古骑兵的重要屏障之一。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