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大”旧址原为1幢2层,每层2间相连通的砖木结构、人字瓦顶的普通房屋,属典型旧式广州民居形式。但是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飞机炸毁,现仅存遗址。
1923年6月12—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陈独秀、李大钊、张太雷、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张国焘、项英、何孟雄、陈潭秋、向警予、邓培、王荷波、林育南、于树德、徐梅坤、朱少连、金佛庄、孙云鹏、罗章龙以及广东代表谭平山、冯菊坡、阮啸仙、刘尔嵩等出席了大会。
出席大会代表有40名,代表全国党员420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参加了大会。陈独秀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会上作了报告。大会中心议题是讨论和确定同国民党合作和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大会经过激烈讨论,通过了全体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决定。最后确定了统一战线的策略与组织形式。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和关于劳动运动、农民问题、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决议案。
大会选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王荷波、朱少连、谭平山、项英、罗章龙9名正式委员和邓中夏、邓培、李汉俊、张连光、徐梅坤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组成中央局,选出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为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由于“三大”旧址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也没有相关建筑图纸,如重建“复原”,如果只根据一些人的回忆来拼凑,难以还原旧址原貌,还会破坏现有地基。
因此,他们不打算将旧址“复制”出来,而是做回填性、覆盖性保护,并参照北京路“千年古道”的做法,将旧址前的道路改为步行道,并采取可透视的玻璃罩展示部分代表性的屋基。从广场地面的透明玻璃往下看,能够清晰看见其被日军炸毁留下的地基原貌。
前面的一个小广场才是“三大”旧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