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激烈竞争下,公司会请专家来培训提升企业竞争力。研究院正在组织测试培训,我谈谈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什么才是企业内训。培训学校的讲师也都有在公司工作过多年,培训过很多批学生。但还是存在问题,这需要理解什么是日常的学员培训和企业内训。
日常的学员培训,学生在培训后具备全部的基本技能,在就业中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有适应岗位的过程甚至经过公司的岗位培训上岗。那么什么是企业内训呢?企业内训其实就是在做企业的岗位培训。企业内训有两种情况:1.新进员工学习公司的制度,岗位职责,业务,规范,通过培训让新进员工快速适应岗位工作。2.员工岗位晋升或企业对岗位有更高要求,需要通过岗位培训让这些人掌握新的技能,能胜任新的岗位要求。
在培训学校讲师来企业内训时,需要针对岗位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及对技能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有清晰和明确的目标,不能按日常学校的学员培训那样学习内容深度不够,职员学习后还是不能满足岗位要求,学习内容太广泛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培训目标。企业内训时间短,在短时间内怎么让参训人员达到岗位要求这是讲师需要考虑的事情,并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和培训计划。
职员在参加企业内训也是背负很大压力来学习,如果不能在培训后胜任岗位,则会面临慢慢被淘汰的风险。在培训过程中职员除课上学习还有课后查资料补充知识,对讲师的授课方式提出改进意见。共同做好培训。
1. 培训前对培训员工的需求理解不明确
有些企业HR在制定培训计划时总是显得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市场上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忽略了不同员工能力经验的差别以及动机需求。
没有结合企业员工的真实需求,最终导致学员到场率低,培训没效果,资源浪费。
2. 培训互动性少,流程不完善,知识吸收率低
很多培训,多停留在机械演讲理论的层面,且流程设计考虑不周。课前对学员准备部分缺乏科学安排,导致学员临时安排,被动听课,填鸭式教学,无法积极互动,效果差;
即使有训练环节,时间大多安排较少,与工作结合不深入,实际工作中还是难以应用。
3. 培训结束后缺乏相应的执行机制
职场中的学习,没有发生真正的行为改变,谈不上学习,更不会有提升。一个高效的学习过程,往往是知识的吸收、理解、应用实践、行动后反馈,从而形成一个闭环。
而实际的内训往往缺乏配套的实战训练,以及持续学习的执行机制,员工也觉得培训后没提升,学完后没有实际的行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