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查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家观点

企业如何生存发展?两大生存策略是什么?(基于仿生学视角)

来源:企教学堂,企教学堂在线学习平台 时间:2022-10-25 作者:企教学堂,企教学堂在线学习平台 浏览量: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随时经受来自各方面的风云变化和严酷考验。企业如何生存发展,可以采取哪些策略?今天从仿生学角度来谈谈,所谓仿生的角度,也就是从生物、自然界的角度来比较分析一番。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分析比较?毕竟自然界中生物生存进化的时间更长,经历过的环境更复杂多变,而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等规律也完全符合市场环境规律。

试想,一个生物个体要在环境中存活下去,也经受很多来自外界的威胁、竞争和考验,因此,这些生物必须具有一些自有的生存本领和策略。比如说蚊子,体型弱小,一巴掌就可以拍死,但仍然到处可以看到蚊子,而且繁衍不息。比如各种害虫,在人类眼里很渺小,但它们就是能存活在这个星球上,而且会不定期地爆发起来。

它们靠的是怎样的策略呢?

QQ截图20221025110354.png

小型生物如昆虫,一般都具有体型小、世代短、生育力强、繁殖快,产生大量后代等特点。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它们是新生境的开拓者,但存活要靠机会,它们产生大量后代,如每只昆虫可以产卵成百上千,但每个卵的投入能量和精力非常少,大量卵被释放在环境中自生自灭,几乎完全取决于环境情况。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小型生物就是一群“机会主义者”,环境因素对它们的生存状态影响比较大,很容易出现“突然的爆发和猛烈的破产”。

这种以快速、变化、量多取胜的策略,在生态学中被称为“r-策略”。

这种“r-策略”的动物,正如很多小企业和一些玩短线市场的产品,他们运作灵活、变化多样、产品层出不穷、翻新不断,众多的小型企业和五花八门的产品呈现在市场中,尽管眼花缭乱,能够长久的站稳脚跟的企业及产品不多,但他们在某一时期或某些市场还是吸引了销售商和顾客,总有一些企业和产品快速占领了市场,获得了生存和扩展下去的机会。

但这些企业和产品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势必面临接踵而来的竞争和挑战,当市场环境一旦稳定下来,那就要看他们有没有真正的竞争力了。这时候企业或产品的竞争力靠的便是品质、品牌、服务等。

很多企业也朝着品质化、服务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着,品质、品牌、服务等成了企业和产品长久稳定发展的保障。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化企业,非常重视企业的品牌效应,重视产品质量及技术服务等,不断提高着自己的信誉度和竞争力。而且,市场越是稳定,这些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越会具有独占鳌头、一枝独秀的势头。

这就像在一个森林中,那些大型动物的生存状态和策略,比如森林中的虎、豹等大型动物,它们在身处的环境中处于绝对竞争优势,是稳定环境的维护者,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保守主义者”,它们求稳、保持种类的数量、质量,保持自己的实力位于不败之地。

这些大型动物一般都体型大、具有捕食、战斗等能力,但它们生育力低、繁殖后代少、世代更替慢。它们一次生育很少后代,但尽力保证每个后代个体的成活率,并付出很大时间去孕育,很多精力去哺乳、去教练捕食等生存技能,以保持其后代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这就是大型动物的生存策略或生活史策略,它们不同于小型昆虫的生活史策略,相对于小型昆虫以快速、变化、量多取胜的“r-策略”,这种以求稳、求质、求竞争力的策略在生态学中被称为“K-策略”。

企业个体与生物个体在本质上往往具有相通之处,他们都经历着历史和现实环境的变迁,曾在安定的环境中生存竞争,或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艰难求生,也都在为适应新的环境而一直在演化着,生物的濒危和昌盛,或企业的解体和整合,都会面对变化莫测的外界环境,而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去适应,不断寻求新的契机发展自身。

如何生存发展,采取哪种策略,哪种战略战术等?一直困惑着企业的领导管理者。或许,我们可以从生物界寻找到一些启示。

生物的“r — K策略”只是两种简化的策略类型。实际上,在同一地区,同一环境条件下,都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类型,有些物种以大部分特点居于这两个策略类型之间,如鸟类、小型兽类等中型动物。它们相对于小型昆虫,接近“K-策略”,后代略少、但体型和竞争力略强;但它们相对于大型兽类如虎、野牛等,它们又具有世代短、繁殖快、后代数量相对较多等特点,相比较就接近“r-策略”。所以,“r — K策略”正是两个进化方向不同的生存策略类型。可以说,在经过长期的稳定和不稳定的环境变迁下,各种生物有各种过渡,有的更接近于r-策略,有的更接近于K-策略。也就是说,从极端的r-策略到极端的K-策略之间有一个连续的策略谱。

各种企业在经历环境的变迁中,在生存和发展的进程中,也会朝着这两种不同策略类型演变,也会徘徊在这两种策略之间,不知如何选择,但还是要面对最终的抉择。

有些企业运作灵活、产品花样众多,各色产品投放市场任其生存,抱着“总有一款会受宠于众”的侥幸心情;在复杂的市场下,在产品新颖、利润驱使下,会占领一定市场,但在稳定透明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投机产品往往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有些企业做品质做品牌,稳中求胜,以立于不败之地,但过于中规中矩,谨慎行事;在长久稳定的市场中,会建立很好的信誉和好评,拥有强硬的竞争优势,但在开拓市场期或突变的市场环境下,往往又满足不了市场的即时需要和多样化需求。

市场是复杂多样的,各个企业和产品也都有不同侧重点,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都有必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这都要根据自身现状和以后发展方向而定,这也是一个如何定位的问题。一个生物所选择的“生存策略”也是以其在环境所处的地位为出发点的。

试想,一只蚊子采取“r-策略”生存繁衍,它们以后代数量多、繁殖速度多、轻巧灵活为特点,才能存活繁衍下来,才具有进化意义。如果一只蚊子,采取“K-策略”,只繁殖少数几个后代,那对它们的种族延续将是不堪设想的可怕后果。

而如果是一头老虎呢,它所处的位置在一种竞争优势地位,它采取“K-策略”,每次只繁殖少数几个后代,每个都投入精力哺育、培养,其后代具有很强竞争力和战斗力,可以继承自己的地位。它若采取“r-策略”,一次哺育几十头后代,势必精力、资源都不够,每个都照应不好,且相互竞争殴斗,反而不利于保持种群稳定延续。

企业也面对同样的局面,“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两个同样定位的企业,或者一个企业中两个定位完全一样的产品,在同一市场环境下长期相处,必有一伤,或消亡。

所以,一个企业不论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首先要完成自身的定位。

你要做老虎、狮子,还是蚊子、蚂蚁?

你要做新市场的开拓者,还是在稳定的现有市场独占鳌头?

你具有怎样的实力,处于怎样的位置?

在什么时期,在什么地区,实行什么样的策略?

其实,我们都可以在动物界中得到些许启示!

附:

生存繁殖策略理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当初选修课《企业生态与企业进化》时候,老师讲完此理论,便布置了一片作业,现将此题放于此以供欣赏。希望大家对生存策略有更充分认识。

——

《企业生态与企业进化》作业:根据生态学的种群繁殖理论(R选择,K选择)分析企业的战略选择。

答:在生态学的种群繁殖理论中,R选择物种种类具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一般是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进化而来,以其快速繁殖众多数量,世代短,变异快,适应性灵活,可以快速的占领新的环境,但竞争力弱,容易被其他物种种类排挤掉。相反,K选择物种种类具有使种群竞争力最大化的特征:慢速发育,大体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的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但其后代个体具有强的的竞争能力,尤其在稳定的环境中,可以以其竞争优势排挤掉较弱小的物种个体,但因为其后代个体少且体型大,对不稳定的环境适应力较弱。

根据种群的繁殖对策选择,可以分析企业的战略选择如下:在不稳定的市场坏境下,一些在成长初期的企业,或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或产品,因为其规模小,灵活性强,容易跟着市场坏境改变经营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选择R对策,因为其竞争力较弱,如果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和大企业竞争,肯定是面临被排挤的劣势的。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比较成熟的大企业,或是形成产业化的优势产品,因为他们具有较完善的体制、较强硬的品牌和较大的规模,其竞争力很强,这相当于种群繁殖理论的K选择对策。

不论是R选择还是K选择都是为在环境中更好的适应和发展,即使在一个企业中,也要根据市场环境和产品需求的状况,来选择相应的战略对策。例如,一个大企业,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或是在一些较小的市场下,就可以采取R对策,建立一些较小的尝试性公司,这样的话,即使环境变化了,或是某些产品并不畅销,也可以及时收手,不至于陷入僵局;而在稳定的较大的市场环境中,就可以采取K对策,以其较强的竞争优势占领市场,以其规模和品牌产品赢得市场。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